为让宁波市民享受更多绿色福利,提升幸福生活品质,2021年5月21日由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共同主办,由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研究中心、宁波市园林绿化中心联合承办的“宁波城市老城区口袋公园创意设计征集活动”正式开启。本次活动采用网络公开投票评选的形式,活动日期截止,累计总访问量突破11万+,累计投票总数超过14万+,公众关注度极高。
▲颁奖会现场 ▲我院设计师王宇翔(左一)、叶愈(左二)上台领奖 ▲“智悦坊”方案获奖证书 ▲“沁籽公园”方案获奖证书 本次主题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我院设计师提供自由展示的平台,激发设计师出成果,出精品的创作热情,在取得荣誉的同时,公司的支持也给了设计师们莫大的动力,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我们必定稳扎稳打,继续努力前行。 项目位置:鄞州区中山首府西侧,大河社区内部,西至如家酒店,南至地铁江厦桥东站,北至社区小商铺,东至小区道路。周边主要为居住小区和商业用房。 设计人员:王宇翔、叶愈 项目面积:439㎡。 1、现状场地为硬质场地,空间较为平坦,方正,利用率高;但是参与性不强,缺乏功能; 2、周边建筑外立面、屋面、围墙及其他基础设施较为陈旧,需要改造提升; 3、绿化量的不足导致整个场地景观效果不佳,考虑增补绿地空间; 4、周边居民,办公人员较多,所在位置良好,有利于项目建成后人气的聚焦。
将场地结合周边建筑外墙打造立体的空间,突破原有的平面布局将空间向空中衍生,打造复合的聚合式立体空间。 我们秉承“美好空间”理念,运用可持续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功能至上原则,令老城区重新焕发活力,创造出有影响力、归属感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及空间形态。 打破机械的定式思维,切换不同的场景化空间,提供更多休憩与交流的平台和参与性空间。 城市的线性空间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旋律,我们团队将城市天际线的线性元素和日常生活中的条形码作为设计元素,作为本次设计的设计语言。
设计师在尊重现状城市空间的基础上,不断的织布来为城市微更新,创新地提出了“CFS”微更新模式即COLOUR(多彩)、FUNCTIONAL(功能)、SUSTAINABLE(持续),与艺术家、雕塑师、视觉传达师等多专业协作,形成多维的设计工作模式,将城市语言更好的传达,城市温度更好的提升,营造美好花园城市!
项目位置:福明路与环城南路东南侧,北至环城南路高架,西至福明南路,东至盛家河,南至杭甬高速。 设计人员:蔡兴达、邬银彬、吴杨珂、田剑波、朱普 项目面积:约为 17000 ㎡。 场地周边有相当多针对青少年的运动活动场所。同时场地的周边还分布了很多中老年广场舞,却唯独没有儿童的户外游乐场地。缺乏家庭的“亲子乐园”。
本次设计主题“希望的种子”。动线驿站作为场地功能的修复及延伸,就好比主题中的“生根发芽”,激发着场地的潜力。随着场地功能日趋完善,设计希望通过预留的弹性空间,呈现出和谐自然的生态绿地。 动线驿站: 结合现状桥下运动场馆的出入口,连接动线。在公园北入口处,保留长势较好的植物,集中布置停车场,解决停车问题。保留现状公厕,利用现状桥梁沟通杭甬高速桥下空间,与周边地块功能发生联动。 亲子乐园: 为呼应主题,设计线型上采用种子形状,在场地中央交错划分出三个最主要的儿童活动场地,并且布置儿童主题活动器械。 生态绿地: 根据内凹的场地特征,以及周边的高架、高速影响,植被设计上通过大型乔木的冠幅阻挡汽车噪音和尾气。生态化设计驳岸形式,设计雨水花园、浮岛,净化水体,完善场地生态环境。并且随着公园的落成,结合使用者遗留的习惯痕迹,对场地功能进行拓展、补完。
设计以“生长的种子”为设计理念,结合弹性空间与亲子乐园的设计特色,强化场地个性。 沁,有渗入,透出的意思。同时也形象生动的传达了公园内如海绵般的弹性空间,雨水花园的特质。 籽,象征场地种子生长的设计概念,这不仅仅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公园,更是一个会生长的公园。 沁籽公园,谐音“亲子”。它涵盖设计给予的期望。是容纳多种需求的公共活动场所,是社区生活的孵化地,公园的建设将随着人气的融入而不断焕发新的生机。